存史资政以启来者进一步做好财税系统文物文献(2)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06月19日 12:4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有效利用。在财税文物文献的保护之外,与之并列的是利用。收集、整理、保护是前提,充分利用是目的,二者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后者主要包含两

(五)有效利用。在财税文物文献的保护之外,与之并列的是利用。收集、整理、保护是前提,充分利用是目的,二者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后者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进行研究,二是展陈、宣教。力争建立财税文物文献资源目录和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加强对财税文物文献的研究阐释,改进提升陈列展示水平,推出一批弘扬财税精神的财税文物文献研究成果和专题展览,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更好地为财税中心工作服务。

做好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具体思考

(一)提升意识,扩大影响。引导广大财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新时代财税事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文物文献意识,提升保护利用的敏感性,同时多渠道加强对各单位保护利用文物文献工作开展情况及所取得成绩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影响,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

(二)加强协同,推进落实。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财税系统各单位开展文物文献保护利用相关工作的现状,以及该项工作的职能归属情况,结合各单位实际和特点了解文物文献的实际状态、类别性质,加强与相关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老干部)的联系,为进一步开展合作建立信任关系。二是积极开展文物文献利用工作,如为相关单位举办展览、建立展厅提供支持与帮助,或由中国财税博物馆牵头,与已经有展厅的单位举办联合展览等。开展系列宣教活动,做出成效,以实际行动展示此项工作对于记录财税工作历史进程、传播红色财税历史、弘扬当代财税精神、提升财税干部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三是充分利用中国财税博物馆同时隶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优势,整合系统资源,推动财政、税务两个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协同合作。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一是明确各单位承担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职责范围和职能归属。二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财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相关保护利用工作有序推进、条件成熟时,推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

(四)培养人才,提升素养。一是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关键在于培养具备专业意识和素养的财税工作者。应当把握好工作特性,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培育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优秀人才,培养具备专业意识和素养的财税工作者。二是加强相关培训,从财税文博业务的角度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安排,开拓优质课程与师资资源,力争将文物文献保护、财税历史文化、财税优良传统作风等纳入财税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列入财税系统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提高财税系统干部对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的专业能力、素养。

(五)深挖依据,加强研究。一是组织开展对领导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各类政策文件,现行文博、档案法律法规中涉及财税历史、文物文献相关内容的归纳梳理,为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寻找明确的依据,阐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在理论和操作层面,加强与相关文博机构的交流,研究财税文物文献的概念界定(包括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分类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为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撑。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这项工作还没有先例,统一、科学和系统的工作制度还有待创立。但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任何事情都是积少成多、积微成著的。我们应当本着对党和国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从无到有,从零散到集中,建立制度、培养干部、真抓实干,为财税系统文物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做出当代财税干部应有的贡献,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619/1118.html



上一篇:庙穷为何方丈富
下一篇:全国人大代表王瑞霞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方文物投稿 | 北方文物编辑部| 北方文物版面费 | 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