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 · 北方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北方文物》投稿方式[01/26]
全国人大代表王瑞霞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5年时间里,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大大增加。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继续推行免费开放
5年时间里,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大大增加。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继续推行免费开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扎实推进。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保证这一惠民政策落地,各级政府为群众“买单”。值得一提的是,免费开放补助政策在“十三五”期间惠及非国有博物馆。在各级财政紧缩开支情况下,这一惠民举措无疑是国家对文化重视的有力反映。
“尤其是非国有博物馆的设立,在文博领域是一个重大举措。它的出现以及规范、有序地发展,补充了国有博物馆服务能力的不足,也让更多收藏在民间、有价值的藏品得以面世,直接推动了历史文化的研究和繁荣发展。”王瑞霞说。
“十三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重要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城乡文化实现了大繁荣、大发展。
“晋级难”终被打破
当前,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进入重要历史机遇期,文物数量大幅度增长,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万件/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后,我国国保单位总量达到5058处,全国博物馆达5354家。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
王瑞霞此前调研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文化活动经费保障等“软件”方面的配套投入仍嫌不足。基层文化干部的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相对偏低,加上个人成长空间有限,从而降低从业人员的职业存在感。
“就博物馆而言,全国县级博物馆多数只有十几个编制,有些甚至只有几个。很多博物馆几年下来,工作人员没增加几个,工作量却不知增加了多少倍,面对公众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不少基层一线文博工作者只能疲于应对。”王瑞霞坦言。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越来越重视,尤其“十三五”时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例如,对一些非遗传承人实行生活补贴,为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好的环境;再比如,长期困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特别是基层不设正高,即使设正高,到退休也停留在正高四级等问题,王瑞霞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议案,当年,人社部专门针对文博部门出台了有关职称设置的指导意见。“晋级难”这一难题终于被打破。
国家对文博事业的重视,无疑给无数奋战在文博事业一线的“王瑞霞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政策的陆续出台,让更多文博工作者安心扎根基层,长期服务基层,为基层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实现自身价值。”王瑞霞说。
就在前不久,王瑞霞刚刚卸任馆长职务,目前是青州博物馆研究员。回顾与文物结缘的30年,王瑞霞感慨,“我是幸运的,幸运地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幸运地遇到了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的出土,幸运地参加了北大培训班,幸运地见证了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对此,王瑞霞常常感叹,自己何德何能,遇到了这么多幸运的事。“唯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以回报社会。”
数说民生 中国文化更加自信
“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繁荣向好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
全国国有文艺院团创排了4000余部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弘扬了主旋律、壮大了正能量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8.6万亿元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欢乐春节”“美丽中国”“超乎想象的中国”等文化和旅游品牌效应日趋显著,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旅游总收入突破6.6万亿元
国内旅游人次达60.06亿,入出境旅游达3亿人次
全国共建成3196个公共图书馆、3326个公共文化馆、5132个公共博物馆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623/1136.html
上一篇:存史资政以启来者进一步做好财税系统文物文献
下一篇:文物物流供应链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