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论文_嫩江流域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2)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9月28日 06:11: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学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后记 文章摘要:嫩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中部,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也是东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以农业为主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后记

文章摘要:嫩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中部,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也是东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以农业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以混合经济为主的辽西地区,作为在渔猎采集经济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古代文化区,在古代聚落演进与社会发展进程上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以嫩江流域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各时段典型聚落遗址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对区域聚落形态的宏观分析和历时态考察,探索研究区域内近万年时间跨度的社会发展历程。在上述认识基础上,通过与辽西地区的比较研究,总结嫩江流域古代聚落演进与社会变迁的区域性特点。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时空范围,简要介绍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并回顾区域研究简史,最后对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目的与思路及相关问题予以说明。第2章系统梳理嫩江流域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结合区域内聚落遗址材料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确定开展后续研究的年代框架。将嫩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分为青铜时代早期、中期、晚期以及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为开展聚落考古研究提供准确的时间标尺。第3、4章,分别对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典型聚落遗址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时期聚落构成要素特点、聚落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以及环境背景、生业模式、生活方式、制陶技术和陶器生产等问题。通过微观观察和中观分析,尝试了解聚落内部社会的发展、分化和复杂化程度。第5章,对嫩江流域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宏观分析。首先是对整个研究区域内遗址分布的整体观察,限于材料,分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两大阶段,对遗址分布和聚落选址进行分析和比较。其次是以环月亮泡区域性系统调查工作为基础,通过对该区域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形态历时演变的研究,进而管窥嫩江流域古代聚落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第6章,首先在各时期典型聚落遗址材料分析和区域聚落形态演变研究的基础上,对嫩江流域古代聚落与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初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其次是与辽西地区的比较研究,包括环境背景、生业方式、相关区域性系统调查成果,以及古代聚落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最后在上述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嫩江流域古代聚落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第7章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162/d.cnki.gjlin.2022.000466

论文分类号:K878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2/0928/1563.html



上一篇:公路与水路运输论文_十月革命前俄国北方海航道
下一篇:没有了

北方文物投稿 | 北方文物编辑部| 北方文物版面费 | 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