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冷地区多年生花卉养护问题探究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01月28日 17:50: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多年生花卉能够多次开花结实,广泛应用在北方园林艺术之中。在多年生花卉的养护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花卉植物虽然欣赏价值高、开发价值大,但受环境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加,尤其

多年生花卉能够多次开花结实,广泛应用在北方园林艺术之中。在多年生花卉的养护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花卉植物虽然欣赏价值高、开发价值大,但受环境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多年生花卉植物在寒冬中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对多年生花卉植物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整体把握,并寻找途径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

1 多年生花卉基本信息

多年生花卉又被叫作宿根花卉,从其基本生长特点来看,多年生花卉具有根系发达的重要特点;一般而言,宿根花卉在一年中的生长期结束后,植物处于地表的部分会出现衰败、枯萎的现象,而植物地下部分则会随着生长周期的规律进入休眠状态,借助宿存在根部的芽来度过北方的寒冷冬季;在春季来临时,宿根植物就会顺应气候变化,重新萌芽、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降水中开始新的成长阶段。

从其构成来看,多年生花卉具有品种丰富、颜色多样的特点,不仅拥有多个观叶和观果品种,还拥有较强的抗旱、抗寒以及耐瘠薄土壤的性能。

在多年生花卉的实际应用中,北方地区更加偏重能够适应低温环境、能够露地过冬的开花植物,如长生草、薰衣草等,把花卉植物的生物性能与城市景观建设和园林艺术相结合。但是由于环境和技术问题的影响,人们在引进植物品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给多年生花卉植物的养护带来种种挑战。

2 多年生花卉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品种稀少,带来观赏问题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由于宿根植物生命力较为旺盛,在降低养护成本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受到了工作人员的青睐,成为花卉管理人员进行园林升级的首要选择。与大部分温室盆栽相比,宿根花卉具有独树一帜的群体特性,可以用于范围较大的室外造景之中。

理论上,出于上述原因,天人菊、婆婆纳、鼠尾草、菊花等都可以大比例用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然而在相关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限制了宿根植物的实际引种范围,特别是在黑龙江、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符合生存条件的能够用于室外园林布景的花卉种类更是稀少。就目前而言,北方寒冷地区的多年生花卉景观大多被限制在了大花美人蕉、鸢尾等十多个品种之中,导致宿根植物群不完整,带来了观赏效果不强的问题。

2.2 忽视环境适应度,降低养护科学性

环境适应度是花卉植物能够顺利移种、科学养护的重要依据,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花卉管理时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主要是指在花卉的种植与培育、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手段要符合植物生命规律,生态学特性指的是管理者要综合考虑花卉对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起到的具体作用,在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引种花卉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但是在北方部分地区的园林绿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责任到人制度和科学的养护培训体系,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养护、引种工作时忽略的花卉植物的环境适应度,使植物的生物性能与当地的土壤、水分等要素状况不匹配,降低了多年生花卉的存活率,更不利于相关工作科学性的提高。

2.3 缺乏管理,降低养护规范性

花卉管理制度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花卉的健康生长和综合效益的发掘。在北方寒冷地区,良好的花卉管理制度更是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必要补充,一方面有利于园林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花卉质量和观赏度。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容易出现重花卉工作实效而轻管理体系的问题,造成花卉管理体系不完善、花卉更新复壮等基础性工作有所疏漏、日常护理的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的状况,在制约园林建设和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造成了成本浪费和时间浪费等问题。

2.4 低温引发的花卉健康问题

由于北方地区冬天气温急剧降低,部分多年生花卉虽然抗寒能力较强,但是在复杂自然环境下一旦养护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抗寒度下降的问题,进而引发真菌病害,如灰霉病、根腐病、疫病等。

3 多年生花卉养护具体措施

多年生花卉的养护工作涉及了多个环节,是一个过程复杂、内容繁多且具有科学性的整体工作体系。工作人员必须抓住花卉植物的引种与监测环节,通过多个途径为花卉植物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128/333.html



上一篇:浅谈北方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浅析北方蔬菜栽培模式的发展

北方文物投稿 | 北方文物编辑部| 北方文物版面费 | 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