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 · 北方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北方文物》投稿方式[01/26]
你愿意买文物NFT,还是在博物馆玩剧本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2016年,故宫博物院凭借一系列清宫文创出圈,也带动一众文博单位都走上了“青春化”之路。一时间,搞文创、与年轻人心连心成了文博单位的头等大事,每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2016年,故宫博物院凭借一系列清宫文创出圈,也带动一众文博单位都走上了“青春化”之路。一时间,搞文创、与年轻人心连心成了文博单位的头等大事,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更是同题作文的大赛。
但时间长了,也就审美疲劳了。如果说九十年代的博物馆纪念品是钥匙扣、磁吸电话薄和明信片“三大件”,这几年也不过是升级为纸胶带、马克杯和小配饰等“义乌小百货集锦”。加之品控等因素,博物馆文创小百货这两年热度已不如前。
但另一方面,伴随着线下娱乐的发展,以及元宇宙等概念的出现,博物馆们又找到了一条新思路。实景沉浸、剧本杀、密室逃脱、虚拟人、NFT等新一代产品,正在成为文博单位吸引年轻人的新办法。
限时穿越,一秒入戏
剧本杀、密室逃脱等线下娱乐刚起势时,硬糖君就觉得它们应该跟博物馆来个深度联姻。在古墓博物馆里玩密室逃脱,想想就刺激。大概是英雄所见略同,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博单位搞起了自己的剧本杀。
去年夏天,长沙博物馆和湖南省茶叶博物馆联手推出的《法门梦影》在社交平台上狠狠火了一把。故事以武宗灭佛为背景,一群现代学者因保护文物问题发生争执误触机关,穿越回唐武宗时代。
玩家被分为保守派、开放派以及唐朝密探三个阵营,博物馆则变成了剧本杀的舞台。玩家要根据NPC给出的提示抽丝剥茧,“线索在藏在千年文物里”。有体验者表示,在真文物环绕的博物馆里玩剧本杀,不仅更身临其境,还跟着NPC学了不少唐代焚香品茶的礼仪。
这不是剧本杀第一次走进博物馆。2014年,上海玻璃博物馆曾借鉴《博物馆奇妙夜》的创意,面向少儿推出“夜宿博物馆历险记”活动;2019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在圣诞节期间限时推出《艺术家消失之谜》,参与者要在场馆中寻找真相。
伴随着2020年剧本杀的爆发,博物馆+剧本杀的队伍迅速扩大。从合作方式来看,博物馆与剧本杀联姻可分两种。
一种是授权类,博物馆提供文物信息及背景故事,剧本杀公司则围绕着这些授权内容进行创作。故宫博物院与奥秘之家合作的解谜书《谜宫·如意琳琅图集》,陕历博与中联百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盒中闪电合作的《古董局中局:无尽藏》,以及洛阳博物馆授权小黑盒、支付宝开发线上剧本杀《洛阳东风几时来》都属于这一范畴。
对大多数博物馆,尤其是本就有知名度和固定客流的一类博物馆,授权类是最优选。文博单位承担IP授权的部分,整体开发和项目运营则由更专业的团队来做。
另一种则是文博单位深度参与到剧本杀开发中,不仅要提供内容,还要提供运营场地、道具等等。这种开发模式,更受地方性博物馆的青睐。
位于广东江门的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就是典型。这家以呈现华人文化为主的博物馆,正成为游客及当地年轻人打卡的新去处。华人博物馆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开发了《华埠风云》《家园》两套原创剧本,游玩结束后,工作人员会把玩家带回展厅,以讲解文物的方式对刚才的游戏进行复盘。有博物馆本身的“加持”,这两套剧本杀推出后便成为爆款。
南京阳山碑材景区、上饶望仙谷,干脆借助占地面积大的优势,把剧本杀的舞台扩大到整个景区。景区式剧本杀,场景更多,沉浸感更强,不少体验者选择一刷再刷。更有博物馆表示,会针对不同年龄段游客,推出更细分化的剧本杀产品。
数字藏品,文物上链
文博单位的掌门人们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令人自愧不如,2020年盲盒大热之际,大小博物馆纷纷推出考古盲盒,SR、SSR、隐藏款等抽卡玩法被融入其中。多少躲过泡泡玛特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栽进考古盲盒的坑。
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行其道,文博单位也琢磨起来文物“上链”这件事。
去年6月底,支付宝与敦煌美术研究院推出九色鹿与敦煌飞天皮肤,上架即售罄;去年10月,湖北博物馆首个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上架,一万个数字藏品3秒没,副馆长王先福惊呼“60万人抢,真是没想到”。
今年阵仗更大,普通青年还在“集五福”的时候,时髦青年们已经开始蹲守数字藏品上架了。20余所博物馆与支付宝平台小程序鲸探合作,推出数字藏品,用户可以通过福卡兑换等方式获得,兑换到的数字藏品可以在鲸探存放及使用。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zonghexinwen/2022/0316/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