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 · 北方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北方文物》投稿方式[01/26]
北方滨水城市济宁理水策略(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4)在城市中心区恢复历史内水环,畅通老城区内小洸河、小府河、老运河、越河、任城河的水力联系。 济宁市“五廊、两心、三环、多点”海绵空间格
(4)在城市中心区恢复历史内水环,畅通老城区内小洸河、小府河、老运河、越河、任城河的水力联系。
济宁市“五廊、两心、三环、多点”海绵空间格局
(二)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充分利用本底地形条件,营造功能复合、景观多样的绿色基础设施
煤炭开采是济宁市传统支柱产业,而采煤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2015年,济宁市都市区范围内塌陷矿区总面积达公顷。但同时,塌陷区形成的局地下沉盆状构造,为水的积存调蓄提供了条件,也为城市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规划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针对采煤塌陷问题,充分利用本地地形条件,统筹城市空间格局、绿色基础设施等影响城市韧性发展的因子,营造功能复合、景观多样的绿色基础设施,统筹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难题。
(1)针对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的采煤塌陷地,建立“塌陷湿地生态建设区”,结合塌陷区改造,联通河湖水系,完善水系网络,改善地质安全和水体环境。针对不同地点的塌陷状况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在努力重构健全的生态结构的同时,积极创造全新的区域景观,成为济宁地区湿地绿心的主体。
(2)塌陷区改造重点针对已达到“稳沉条件”的区域,进行连片改造、重点强化。塌陷区改造根据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的积水状况,将塌陷程度分为重度塌陷、中度塌陷和轻度塌陷3种类型,并分别以生态公园、调蓄湿地、耕地复垦的方式进行修复改造。
对常年积水的重度塌陷区,采取河岸生态化,丰富塌陷区生态群落,增设创新景观设施,成为集生态、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海绵节点,同时具备雨水调蓄和回用的功能。
对季节性积水的中度塌陷区,在塌陷区积水区域取土填在浅部,打造季节性生态湿地,净化水质。
对于轻度塌陷区,可结合用地需求,恢复农田;结合农田与坑塘进行雨洪调蓄。通过集中连片大规模的采煤塌陷地治理,为土地的集约利用创造了条件,可有效地改善土地质量。
(三)以解决问题为关键,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着力于黑臭水体治理、内涝点整治、水资源保障提升等工作
作为滨水城市,济宁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水问题。
水环境方面:水体水质堪忧,黑臭水体治理任务重。由于现状城区河道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和污水的无序排放,使得生活污水成为城区河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相关治理措施缺乏系统性,导致流域水环境治理见效慢。
水资源方面: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济宁市本地水资源可使用量较低,水资源紧缺形势严峻,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58立方米,虽然在山东省排名居前列,但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也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10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水资源危机区。供水水源结构方面,济宁市区的城镇公共用水量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全部来自于地下水。单一的供水结构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平均埋深逐年增加,局部形成地下水漏斗。缺水问题已经成为济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安全方面:缺乏统筹,保障不力。城市下垫面硬质化程度高,导致径流系数急剧变大,增加了排水管网的压力。市区雨水系统不完善,管道淤积堵塞严重,使城市局部低洼地区降雨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局部内涝。另外,排水、治涝、防洪缺乏统筹,强降雨时,排水管网出口遭遇南四湖涝水顶托,导致排水不畅。
规划以解决关键问题为导向,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考虑。重点针对黑臭水体治理、内涝点整治、水资源保障提升等工作,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提供资源承载力,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涉水问题的治理策略。
1.灰绿统筹,系统治理水环境,保障水质达标
以济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问题为导向,以“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内涝防洪提标治理”为策略,统筹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治理重点问题。
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在城市水环境较差的老城区,如存在水体黑臭的任城区、兖州区的中心区域等,以及饮用水源地或者对水功能区要求较高的梁济运河、南四湖等汇水区,侧重于水质的控制,将低影响开发措施作为“控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控制TSS、COD、总氮、总磷等污染指标,并且和截污、清淤等措施结合起来,统筹解决水体黑臭和水环境治理问题。对于雨污合流,且近期分流改造确有困难的任城区、兖州区等老城区,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的重要解决措施,并和管网改造、调蓄等措施相结合,对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控制合流制污水年度溢流次数和年度溢流总量,统筹解决合流制污水的溢流污染问题。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407/726.html
上一篇:简析北方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要点
下一篇:北方室内设计中植物的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