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 · 北方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北方文物》投稿方式[01/26]
演歌叙事的北方志向及其表现艺术(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叙事性 “北方志向”类演歌一般都有场景、人物、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描写。如《津轻平野》《来自北方客栈的思念》《北国之春》等。 《津轻平野
(一)叙事性
“北方志向”类演歌一般都有场景、人物、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描写。如《津轻平野》《来自北方客栈的思念》《北国之春》等。
《津轻平野》歌词中第一句“津轻平野,该是下雪的时候了哟~”,便交代了“津轻”“下雪”这一场景,即歌词描述的地点位于北方城市津轻,时值冬季即将下雪之时。紧接着叙述的主要人物“父亲”便出现了,“父亲独自一人,正在为打工整理行李了”,于是故事情节得以展开。该情节说明了作为当时时代特征的“外出务工”这一社会现象。随之“暖气火车”“津轻小调”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家人对于外出务工的父亲的思念和盼望之情。
《来自北方客栈的思念》这首演歌也同样拥有着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主人公“我”是一个在寒冷的北方客栈痴痴等待、伤心欲绝的女人。“编织毛衣”“摆好酒杯”“画着晚妆”等情节的描述充分交代了女主人公渴望“男人”到来的期盼之情。
《北国之春》可以说是华人社会流传最广的日本歌曲之一。其朴实无华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打动了几代人的心灵。歌词第一段落首先通过“白桦”“青空”“南风”这些具体的细节之物导入了故事的场景,即为北方的春天。紧接着描述说“城市里无法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以及“母亲寄来了包裹”,而到此都是做为后续情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的铺垫。同样歌词的第二段落、第三段落依照了同样的叙事过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描写,强调了作者的归乡之情。
(二)抒情性
抒情可以理解为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抒情表达为演歌歌词叙事中的常用表现方式。并且通常都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进行表达。如上述举例的三首演歌,《津轻平野》中的“我想见到父亲啊”,《来自北方客栈的思念》在三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女人的心啊,总是恋恋不忘,我在北方的客栈,思念着你”,《北国之春》中同样在三个段落的最后一句重复出现“故乡啊~故乡啊~何时能回到你的怀中”。歌词中的这些抒情表现,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然而,这里不得不提到日语这门语言的特点。“暧昧”,“婉曲”早已被公认为是这门语言表达的特征。其意大概是说日本人说话都尽量避免直截了当,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如对于自己想去的地方则会表达成“可能我挺想去的”,而不表达“下定论式”的“我想去”;再比如明明知道别人提出的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时也不会直接回复说“不可以”,而说“让我们考虑下”。对于这样的“暧昧性”回复,如果不了解日本文化的话也许会真以为有实施的可能而一直等待回复。日常生活的对话也好,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也好,皆具有这样一种共同的特征。但是,演歌却出乎意料。演歌的歌词表达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日本语言文化的认识。演歌中的歌词表达,情感表达不再“暧昧”,不再“婉曲”,不再“含蓄”。相反,却是那么的直白,直白地诉说“我想见到父亲啊”(《津轻平野》),我“思念着你”(《来自北方客栈的思念》),我“想回到故乡啊”(《北国之春》),我“想见到你”(《迷惘岛》)。并且作为整首歌曲情感表达的高潮,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情感表现如前述例句会在歌词的每一段落部分重复出现。我想这正是演歌的独特魅力所在,不论唱演歌也好,听演歌也好,受众者都能借助演歌直白的抒情表现淋漓尽致地倾诉自己的心绪。
(三)形象性
演歌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歌词的修辞表现艺术。歌词既然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就必然会体现它的文学性,修辞便是这样一种有效的传情达意的手段,并且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还能增强歌词语言的音乐学,使得歌曲的文字与音乐能够相得益彰。演歌歌词中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有反复、比喻、排比、对仗等。
1.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因其具有加强节拍、强调情感、突出思想的修辞效果,可以说反复是演歌歌词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
“女人的心啊,总是恋恋不忘,我在北方的客栈,思念着你”(《来自北方客栈的思念》);“故乡啊~故乡啊~何时能回到你的怀中”(《北国之春》);“襟裳岬的春天,是万物凋零的春天”(《襟裳岬》);“我要回北方,乘坐去往北方的船”(《北航路》)。这些整句歌词在歌曲中都出现了两到三遍。或许正是因为反复修辞的运用,才能让演歌得以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得以进行直抒胸臆的诉说。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41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