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 · 北方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北方文物》投稿方式[01/26]
演歌叙事的北方志向及其表现艺术(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比喻。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
2.比喻。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可使事物的形象更为生动地展现,并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3.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节律强劲、语气一贯,借助排比的方式来抒情能使歌词朗朗上口,增添节奏感和说服力,进一步深化歌曲表达效果。
4.对仗。对仗是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放入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以呈现相互映衬的状态,增加词语表现力,让语句更具韵味。
“白桦,青空,南风……残雪,溪流,独木桥……棣棠,朝雾,水车小屋”(《北国之春》),歌词中的对仗词句皆为名词,且都为事物名词,这些名词描述了北国故乡的独特景象,传递出了歌曲欲表达归乡之情的情感;“津轻,八户,大湊……小樽,函馆,苫小牧……留萌,滝川,稚内”(《风雪之旅》),该句也同样以名词对仗的方式作为歌词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皆为地名名词。这些地名都是日本北方城市名称,且按照地理位置一路向北,这与歌词的“北方志向”情感不谋而合。
当然,关于演歌歌词中的修辞手法运用,除了上述几种以外还有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等,并且在同一首演歌中还有多种修辞手法并用的情况,但不论是采用哪种修辞手法其最终的艺术表现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诠释演歌的基调,将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完美地呈现。
结 语
整体来论,演歌因其独特的魅力在日本的大正、昭和时代形成了演歌热潮。演歌被视为“日本人之心”“日本人的灵魂”“日本人心灵的故乡”,足以看出其在日本人心中地位之重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演歌中频频出现的“泪、酒、港”等感伤词汇逐渐被流行歌曲中的“爱、kiss、光”等热情洋溢的词语代替,演歌也渐渐成为了具有“历史感”的音乐形态。
[1]米丽萍.日本演歌的文学意象赏析[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9-62.
[2]林晓卿.从演歌来探触日本人的心灵——以哀愁的感受性为中心[D].四川外语学院,2011:15-20.
[3]崔光辉,郭本禹.论经验现象学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52-58.
[4]见田宗介.近代日本の心情の歴史——流行歌の社会心情史[M].东京:株式講談社,1978:3-6.
[5]山折哲雄.美空びばりと日本人[M].东京:现代书馆,2001: 79-81.
[6]陈李昕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音乐发展历程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7]卢磊.演歌歌词的词汇统计分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9,(5). [8]王娜娜.高晓松歌词中的修辞意象浅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9]温跃强.元龙豪气 勇于攀登——徐元勇教授学术研究综述[J].当代音乐,2020,(5).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41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