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甸土司刀铭鼎印历史渊源考究(3)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06:2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结语 结合现存旧印分析,刀铭鼎印除印体字迹清晰外,印面文字已经磨损严重,估计当时由于使用时间过久以及其他原因,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后出

3 结语

结合现存旧印分析,刀铭鼎印除印体字迹清晰外,印面文字已经磨损严重,估计当时由于使用时间过久以及其他原因,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后出现了印文模糊,须改铸官印。在逐级申报后,南甸土司领到部颁但是本省铸造的新印后又没有将旧印上缴,旧印自然还存留于司衙而且没有做任何销毁的印迹。而领到的新印,印面文字清晰,编号和旧印一致,唯在镌刻年代时本省工匠笔误将“二”字多刻一划,形成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年代。

历代土司承袭一般都会奉到新印一枚。南甸土司刀铭鼎印至今仍存,佐证了其承袭具体时间,而刀三锡及以后土司官印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未能保存下来,既留给后人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许是我们研究、挖掘南甸土司历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吧!■

[1]屠述濂.腾越州志[M].文明元,马勇,点校.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

[2]刘毓珂.永昌府志[M].徐鸿芹,点校.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

[3]梁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梁河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4]梁河县人民政府.梁河县地名志[M].1994年6月梁河县人民政府内部发行.

[5]龚樾清.南甸司刀龚氏世袭宗普[M].1962年手抄本.

[6]中华书局.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八百三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杨一凡,宋北.大清会典乾隆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

[8]中华书局.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qikandaodu/2021/0707/1190.html



上一篇:文物材料原子光谱分析标准样品应用进展
下一篇:四十年来西夏瓷器研究综述

北方文物投稿 | 北方文物编辑部| 北方文物版面费 | 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