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文物论文研究方法(古籍文献的研究方法)(3)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09:30: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接下来,就看看这两座把门的小山,有何绝妙。 ▲中山国灵寿城夯土城垣遗址供图 @ 张慧 这两座山体量规模并不大,但是在三维地形图上,能够非常清晰

接下来,就看看这两座把门的小山,有何绝妙。

▲中山国灵寿城夯土城垣遗址供图 @ 张慧

这两座山体量规模并不大,但是在三维地形图上,能够非常清晰地突兀在那里:

▲东灵山、西灵山与灵寿故城位置关系 制图 @ 大地理馆

从侧面俯瞰,这两座山,似乎也只是两座平平无奇的山。两山把守的位置向右下,是灵寿故城的北城墙,北城墙西部有中山国成公的墓葬。

▲东灵山、西灵山与灵寿故城局部鸟瞰 供图 @ 黄军虎

借助遥感图,我们垂直来看下,这两座山与故城的轮廓:从空中看起来,西灵山、东灵山的轮廓,分明是两头憨态可掬的动物嘛,它们正好守着城西北角。

▲东灵山、西灵山与灵寿故城遥感图

底图 @ GE 制图 @ 大地理馆

我们继续放大,东灵山的神兽,真容是这样滴:

我感脚,这身形像一头虎。有鼻子有眼,有腿又有腰,昂着头,伸着前腿儿。

▲“四灵神兽”中的白虎

西灵山的神兽真容是这样滴:

看这发型,比较像一头狮子。鬃毛抖动,前腿朝上,跳舞,正在嘚瑟,似乎还在傻笑。

▲古代麒麟形象(主体据说来自狮子)

中山国那时候当然没有飞机,自然也无法垂直俯瞰地形,这两只神兽不太可能是人工雕琢,我们只能说——天赐两头活灵活现的神兽,来守护中山国的都城。而在中山国王墓里,还真就出土了两队作为陈设用的瑞兽。

▲错银铜双翼神兽

这对家伙正式名称叫:错银铜双翼神兽。中山王墓出土,为中山国王家的镇席之器。它们神兽怒目圆睁,长舌直伸,獠牙外露,圆颈挺立,昂首向左,仿佛在大声咆哮。口、眼、耳、鼻、羽毛等处均错有银线纹,身上的错银卷云纹千变万化,背部蜷曲于云中的错银鸟纹。

打开中山国王公贵族们的地宫,还有更多的大菜来袭。来来来,让我们通过出土文物,来看看这里的国王与国民,有多么“城会玩”。

Ⅳ 衣篇

金带钩

中山国土豪标配

高调奢华有内涵

这是一个经过两千四百多年仍然金光晃眼的器物。它尺寸不大,却很重要——是战国汉腰带的专用的,叫“带钩”。虽然是实用器,但有权势的人,往往会用名贵的材质如金银、玉石来打造。

这是一件从中山王墓中出土的琵琶形银质镶金带钩,造型是蟠龙,“龙头”上还有眼睛,镶嵌雕刻纹路是凤和猛兽。端庄文静的凤凰,与凶猛的兽纠结在一起,工艺水平,绝非一般工匠能够达到的。

▲中山王墓出土的镶金凤银带钩

说起这带钩,有一则著名的故事。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记载:“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佯)死……”一个叫小白的公子逃往鲁国,管仲率兵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而小白安然无恙,但就势装死,后来返回齐国即位,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一枚小带钩,救了大霸主。

春秋战国时候,腰间就已经使用皮带了。

▲古画中的玉带钩

带钩是如何使用的呢? 请看插图分解:

▲战国时期出土铜器中的人俑,腰间带钩

▲战国时期出土铜器中的人俑,腰间带钩

中山国王的遗体墓室,已经被盗,这个金银带钩,幸运躲过了盗墓者。从这一个小小的饰物,我们能够想象中山国权贵阶层的穿戴之奢华。

Ⅴ 食篇

九鼎吃肉、大壶喝酒2400多年的酒还能飘香,爱酒如命的国度创造了“千日醉传说”

从古到今,吃,是永恒不变的刚需话题。

中山国王如何吃?“钟鸣鼎食”形容贵族家的场面,这 主要用具当然就是鼎了。鼎,不仅是“王的餐具”,更是身份的象征。西周时期,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包括中山国在内的这些诸侯,应该用七鼎。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僭越”礼制的约束,九鼎,中山国的国家元首——成公墓以及他的儿子——中山王

的墓,都出土了成套的九件铜升鼎。 平时的宴会,遗迹祭祀时,这些升鼎内要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

除了食器,一些重要的鼎,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功能——记录重大事件,比如著名的毛公鼎,刻录了铭文近五百字。考古发掘之前,中山国缺少系统的文献记载,尤其是,连王族谱系都不全。幸运的是,王的墓里出现了两件重器,一件是“九鼎”中的头鼎,与一般鼎不同的是,它是铁足铜身。

▲中山王铭文铁足铜鼎

这尊重达60公斤的大鼎,外壁刻有铭文77行,有469字,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记述并表彰了将军司马赒(zhou)率攻伐燕国、开疆扩土的史实。记述他国历史的文献曾侧面讲述,中山国先后跟两大邻居——燕赵作战,均取得过大捷,这个鼎的文字,跟历史记载吻合。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zonghexinwen/2022/1212/1566.html



上一篇:北方文物文献格式(北方文物杂志)
下一篇:北方卧室里黑色会飞会爬象蚂蚁旳小黑虫是什么

北方文物投稿 | 北方文物编辑部| 北方文物版面费 | 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