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 · 北方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北方文物》投稿方式[01/26]
北方文物论文研究方法(古籍文献的研究方法)(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鼎上的铭文,印证了《战国策·齐策》所述:“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
鼎上的铭文,印证了《战国策·齐策》所述:“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北胜,此用兵之上节也。”
千辆战车级别的中山,硬抗燕赵等万辆战车级别的大国,不落下风,足以说明其战斗力的强悍。
跟这件大鼎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同样铭文众多的器物。这是一件高63cm的盛酒的工具——它同时也是一件礼器,450个铭文,也大大炫耀了中山国的胜利成绩。这件铜酒壶棱角分明,壶盖上有四个镂空云形钮,腹部各有一个兽面衔环铺首,壶身四角各铸有一条神采飞扬的矫龙。
最最最重要的是,它赘述了中山国的创业史,并提到了自己的祖辈庙号“皇祖文武,桓祖成考”——中山国的家谱世系,至此完成了补缺!
▲中山王铭文铜方壶
▲中山王铜方壶铭文拓片
既然说到了酒壶,那就不难看出:中山国是个爱酒的国度。
没错!《周礼·天官·酒正》中提到:“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东汉郑玄注:“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看到了吧,也即是说,周天子需要的最高级别的清酒,就是中山国人酿造的。那个写“慈母手中线”的孟郊,曾竟感慨: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当时名“中山府”的定州担任知府,当时酿出的“中山松醪酒” 让诸多文人墨客迷恋。
中山酒的鼻祖,就是战国中山国的酿酒师,而这国王的墓葬里,竟然还发现了2400多年前的美酒!
当这尊扁铜酒壶被打开时,居然还可以闻到酒香。通过现代仪器分析,这种酒是古老的粮食酿造酒,当时创造了一个纪录:经过酿酒权威机构测验认定,这是发现最早的古代酒的实物。因为岁月太过久远,酒精度已经微乎其微,因为溶解了铜元素,酒液已经碧绿如翡翠般。
▲中山国青铜扁酒壶与青铜三犼足筒
这中山国的王爷,得有多爱酒,连死后都不忘把这佳酿带入长眠的墓室。
犼,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俗称为望天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常立于华表和房顶,它们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游不归,它们就呼唤皇帝速回,料理政事。这里中山国的犼,出现在投签筒之下,也许是在守望着酷爱纵酒娱乐的国王来驾临吧。
关于中山酒,《战国策·魏二》也有提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远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这里借大禹的口吻,提出了预言:后世肯定有因为纵酒而亡国的!比如,商末代的纣王就曾“以酒为池”。而中山国的灭亡,也跟其君王纵酒狂欢作乐有很大关系。
Ⅵ 住篇生:王宫的朝堂里
用着禽兽撑起的豪华屏风
死:最早建筑平面图
设计了一个豪华的地下宫殿
公元前4世纪的一天,经过长时间的规划、营建,中山王陵地面建筑群——飨堂正式落成,中山国的全体贵族们在中山王率领下,一起出席了当天举行的祭祀大典。根据《兆域图》描绘,结合相关历史记载,插画师完成了这张历史场景复原图,它描绘了中山王陵飨堂前举行的宏大祭祀场面。
▲中山王陵飨堂祭祀场面复原想象
绘图 @ 刘璠
这幅插图,复原了中山王陵飨堂前举行的宏大祭祀场面,我们是根据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出土的《兆域图》的描述完成的。《兆域图》是一幅王陵的平面规划图:按照该图比例尺换算,整座王陵规模极其宏大,地面建筑是用于祭祀先王陵寝的飨堂,两侧并排着两个王后堂,整个墓区还分内宫、外宫。
古代,好的陵墓建筑是在国王生前就开始规划、设计、建设完成的。《兆域图》刻在一张铜板上,长94 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用金银镶错绘出了一幅陵园的平面图,对陵园建筑的各个部分和相互距离标注了尺寸——
▲中山国王陵出土《兆域图》铜板 供图 @ 张慧
▲《兆域图》铜板上的文字标注
就是它,被建筑学家称为“最早的建筑规划平面图”,被地理学家视为“目前发现最早的地图”。这块铜板的出土,让今天的人第一次看到古代建筑图纸的实物。这个图还告诉我们:过去认为是汉代出现的斗拱技术,其做法在中山国已经出现了;唐宋以来木结构上惯用的主要连接榫卯之一的“螳螂头”此时也在使用了。这些都大大地
超出了我们已往对战国建筑的认识。
斗拱是古建筑的代表性技术,目前能这种应用案例的最早实物,还是出现在中山国。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zonghexinwen/2022/1212/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