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文物论文研究方法(古籍文献的研究方法)(5)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09:30: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件器物叫“四龙错金银案座”,是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案,在古代指的是小桌,此案的案面已朽,只存案座。方案的底盘为圆形,由两雄两雌的四只梅

这件器物叫“四龙错金银案座”,是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案,在古代指的是小桌,此案的案面已朽,只存案座。方案的底盘为圆形,由两雄两雌的四只梅花鹿承托。底盘之上昂首挺立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龙的双翼在中央聚合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四只展翅的凤鸟。案座整体造型动静结合、疏密得当、新颖奇特。方案上的错金银纹饰精巧而繁复,线条流畅斑斓。

注意!四条龙的龙头处——分别托起一件一斗二升式的斗拱,斗拱托起案框,斗拱的形式按照当时木构建筑的挑檐结构制成,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战国斗拱应用实例。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

这件“四龙错金银案座”,其错金银技术在战国时期属于超一流的,这是中山国最牛的代表性手工艺绝活之一。错,就是嵌,将金银片或块,嵌入青铜器中,形成各种美妙的图案。我们看下这细节。

方案的底盘为圆形,由两雄两雌的四只梅花鹿承托。底盘之上昂首挺立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龙的双翼在中央聚合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四只展翅的凤鸟。这样天马行空的造型,得需要多么出色的想象力!如此绝伦奇巧的手法,得需要多么出色的创作天赋!

可以说:乱世中的中山工匠制造出了充满想象力的青铜器,较其他各诸侯国手工艺品,有过之而无不及,错金银工艺更是一绝。

中原地区:商周至战国,是青铜器最辉煌的时期,从那时起,以中原为代表的青铜器造型、图案,形成了庄严、规矩的风格,装饰图案走的是写意的路子。

▲商周至战国中原地区典型青铜器

南方楚国:在中原基础上,纹饰更加繁复,开辟了另一种青铜器艺术风格,尤其器物上的装饰云纹等,反复缠绕,跟楚国文字中的“鸟虫篆”,有异曲同工之美,把“大繁”之魅发挥得淋漓尽致。

▲淅川战国楚墓所出的楚王子午鼎

▲八棱体龙凤铜座 来源 @ 嘉德国际拍卖嘉德 2009秋季拍卖会

这件器物跟中山国那件案座,有异曲同工之美:不过,这件楚地青铜器,其龙凤采用了圆雕,周围八面分别有羽状纹、旋转几何纹、变形兽体纹等。在八棱体铜座斜面部分的四边,铸有圆雕的四条飞龙,回首张嘴吐舌,双角,身上有翼。纹饰繁复而略带诡异。它比规矩的中原器物,多了几分浪漫气息,但总体上仍是“写意”,而中山国的动物造型,则是质的突破:它们在造型奇异的基础上,更追求写实。

简单地说三种青铜器的特征:中原,简约端庄、风格写意;楚国,繁复瑰丽、风格写意;中山国,天马行空、风格写实。这并非绝对说,某地的所有器物都如此,而是从三者的代表性器型中做出的总结。从动静来说,中原喜表现静、楚国半静半动、中山喜表现动。

北方各诸侯国中,中山国器具的艺术性和浪漫气息最为突出,与同时期奇幻诡异的楚国器物相比,也毫不逊色。二者一南一北,为两朵奇葩,各有千秋。在造型艺术上,中山之器少了些中规中矩的沉稳,却多了几分游牧民族天马行空的想象,出现了大量圆雕作品,使其愈见豪放与鲜活;在器物装饰上,中山国器物不似楚国器物纹饰那般繁复精准,但错金银及镶嵌工艺的普遍使用,是当时任何诸侯国所不能及的。——河北博物院副院长 李建丽

就让我们尽情欣赏下中山国工匠为留下的这些至少2300年前的“萌宠”。

▲虎吃鹿造型屏风铜座

无论中原,还是楚地,表现写意、对称、态静之美的器物居多,而这件中山国的屏风座,居然做成了“老虎吞鹿”的造型:老虎将小鹿送入巨口之中的瞬间,老虎敏捷的动作、凶猛的眼神与小鹿的柔弱无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雕塑,定格的是吞噬动作的瞬间。

老虎吞鹿与一对错金银牛,形成了屏风座“天团”,它们都是屏风构件的一部分。

▲中山王墓出土的动物造型屏风座

动物局部特写:错金银图案,表现了动物身上的毛与纹路:

木构的屏风早已腐朽,但那些构件完整保存了起来,它们跟这些动物造型的屏风座,一起撑起了“王的大厅”。

▲中山王帐屏风复原图 供图 @ 河北博物院

根据出土遗物,我们可以这样复原中山王生前所居的大厅:

▲中山朝堂或宴会厅复原图 供图 @ 黄子爵

生前奢华,死后也要继续享乐。这是中山王死后居住的飨堂:

▲中山《兆域图》飨堂复原图 供图 @ 黄子爵

这是王的城——中山国灵寿故城:

▲灵寿故城商业区复原图 供图 @ 黄子爵

文章来源:《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bfwwzz.cn/zonghexinwen/2022/1212/1566.html



上一篇:北方文物文献格式(北方文物杂志)
下一篇:北方卧室里黑色会飞会爬象蚂蚁旳小黑虫是什么

北方文物投稿 | 北方文物编辑部| 北方文物版面费 | 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